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常德市教育局对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第215号提案的回复

2022-05-17 10:49 来源:常德市教育局
阅读次数:
字号:【

周密密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小学课后服务内容的提案》收悉。现回复如下:

一、我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基本情况

一是实现了全覆盖。我市共有义务教育学校649所,除特殊类型学校100所外,其余549所均已开展校内课后服务,占比100%,参加学生39.6万人,学生参加率达99.61%,参与课后服务教师达2.75万人,实现了义务教育学校和有需求的学生“两个全覆盖”。

二是服务质量较高。各学校结合实际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提供不同类型课后服务项目和内容,统筹安排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在校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等社团活动。

三是满意度较高。据省教育厅反馈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我市学生满意率达98.15%(全省为97.07%),学生家长满意率达98.34%(全省为97.23%),位居全省前列。汉寿县课后服务工作被《中国教育报》报道。

二、下阶段课后服务工作举措

一是加强课后服务组织领导。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基教科、财建科、社管办、督导室为组员的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共同加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监督,提高教育服务水平。筹备召开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推进会,对目前课后服务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对下阶段如何准确规范开展课后服务、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增强教育服务能力等内容进行研讨,在开展分段式课后服务、招募服务志愿者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二是保证课后服务时间。中小学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乡镇和农村地区学校的课后服务结束时间要与学生所乘坐的校车、公交车、客运班车等运营时间相协调。小学一、二年级课后服务时间不搞一刀切,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家长意愿,灵活处理。

三是提高课后服务质量。进一步拓展课后服务渠道,丰富课后服务项目和内容,根据学生不同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内容,规范第三方机构参与课后服务方式,努力提高课后服务质量,落实好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待遇。开展问卷调查,持续关注学生和家长满意度。

四是强化督导检查。严格落实省、市关于中小学课后服务收费文件精神,对各地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情况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督导检查,坚决防止借课后服务之名乱收费,防止违规补课“合理化”。

三、课后服务工作有关建议

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民心工程,不仅仅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事情,还需要学生、家长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参与,做好课后服务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措施,必须建立常态化、可持续的工作推进机制。我局建议:

一是设立“农村课后服务”专项基金。在各级政府设立“农村课后服务”专项基金,调动社会各方资源参与农村课后服务。由政府与我市文理学院等高校协调,鼓励大学生参与服务农村学校,了解学情,完成专业实习。

二是规范第三方机构参与课后服务。课后服务需要政府、市场、家长三者融合,取长补短,形成合力,相互监督。政府贡献公共资源,不额外新增财政投入;市场提供专业服务,由专业化的教育服务企业依法依规承接包括作业辅导、综合素质、体育锻炼、艺术特长等内容的课后服务;家长参与学校课后服务,监督企业规范做好服务工作,双向影响和促进。不仅可以减轻学校和老师的压力,也能让家长担负起教育的责任,更能为中小学生设计更丰富的课后服务内容。建议市政府遴选协调如新华书店等国企单位统筹负责,先行试点,形成经验后全市推广。

我局将继续做好全市课后服务工作情况的调研、指导和督查工作,关注各地课后服务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了解各地工作开展的亮点、措施、困难,继续完善课后服务工作机制,优化课后服务实施内容,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做好课后服务工作。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的关心与支持!                                  

 

常德市教育局       

2022年5月17日      

签 发 人:胡祖国                   联 系 人:刘尉

联系单位:常德市教育局             联系电话:7717071

归档时间: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