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适老专区>教育动态>详细内容

【优化营商环境进行时】不惜“人间送小温”

来源:常德晚报 2022-10-21 16:41 字体:【

□罗琳

近期两篇报道让人心生暖意,一则是常德市六中筹措资金,在校门旁架起了遮阳棚,添置了长椅,为接送孩子的家长们特备了休息区,赢得了广泛的好评。另一则是常德市七中盘活存量设施,为走读学生提供宽敞整洁的午休房,收获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点赞。借用著名作家汪曾祺“人间送小温”的名句,六中、七中的这些“小温”送得还真是深得人心。

这些善举之所以让人备感暖心,盖因人们对于同理心、分享、互惠、公平等体验具有与生俱来的敏感。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因为外在美好的事物触发了内心的感受,而让自己也变得更加美好和愉悦起来。

今年荣获翦伯赞教育奖的鼎城一中校长蒋金海,在接受常德日报记者的采访时说:“教育是付出爱,更是接受爱;教育是善待,更是期待。”其中的“付出”和“接受”道出的是对良性关系的追求和珍视,而先“善待”后“期待”,则意味着在达成情感认同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核心价值的形成和巩固。党的二十大代表、常德市四中校长朱金凤说:“教育的本质,是激励孩子的进步和成长。”全方位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便是学校的职责所在。

莘莘学子的成长不只意味着身体的成熟,更重要的是学会像成年人一样的生活、思考和为人处世,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而责任不是简单的口号,它是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摄入大量信息后形成的思维模式,是按照这种思维模式来理解和建构社会的普遍心智。著名社会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邱泽奇在其新作《中国人的习惯》里,总结的“中国人的好习惯”包括“推己及人的思维习惯、和而不同的社会习惯、择善而从的生活习惯、勤勉好学的工作习惯和张弛有度的休闲习惯”,其中“推己及人的思维习惯”可以说是保有其他好习惯的大前提。

六中专门为家长搭建休息区,善待了家长,暖到了学子;七中专门为走读生提供午休房,善待了孩子,暖到了家长。校方推己及人,发现并满足了家长和孩子的现实需求,而且得到了家长、孩子在情绪和感受上的美好确认。这样的场景,对于受益者情感的触动和强化都是深刻且难忘的。这样的“小温”累加,润物无声,久久为功,学生即可从中悟到学校的价值偏好及行为模式。从六中、七中的主动作为,我们还可以得到一个启发,即凡是服务于人的组织或群体,有发明和兑现各种功能场景的能力固然很好,但洞察和挖掘细微需求的本领其实更为重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人生美好的旅程。读书助人理解,旅程供人品味。当前,常德正在全力投入新一轮文明创建工作,令人欣喜的是,在狠抓问题整改的同时,也在不断强化便民服务提质。诸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免费开放停车场、市城区延长免费停车时长、提供学生定制公交、为万余户居民免费更换水表、新增五千多张养老床位、老旧小区改造……点点滴滴,无一不是让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真切感受党委、政府推己及人的治理理念和行动方略。

社会学有一个基本的观点:人的行为特征是在社会进程中逐步塑造的,而且随着环境变化,一辈子都在塑造之中。纵观古今中外,孩子们总是先在家乡的日常生活中产生出什么是好的生活、什么是好的社会的道德观念,然后再上升为价值观。常德的学子正在亲历新一轮创建美好家园的进程,烙下家乡文明建设的印记。因此,学校结合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大有文章可做。为了孩子,我们理当心向未来,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让每一个人都意识到自己置身于共同体之中,抱定“涓涓不壅,终成江海”的信念,用心理解生活,努力温暖彼此。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