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开学礼,拉满的不仅是仪式感
这几天,我市各中小学、幼儿园正式开学。为了迎接新学期,各学校提前做足了各项准备工作,精心组织开学活动,用满满的仪式感迎接学子返校。在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开学仪式中,有人提出创意开学礼,这拉满的可不仅是仪式感。
开学报到日 各校花式迎学生回归
2月4日上午,武陵区育才小学迎来了前来报到的学子。校园里早已布置好“瑞兔迎新”的年俗场景,大红色展板、6只活泼可爱的“小福兔”,还有3名跳着欢快舞蹈的少先队员,吸引了众多学生和家长观看。校园不远处还设置了“谈‘兔’自如,喜闹元宵”主题场景,同学们争先举手,参加知识竞猜活动。
和武陵区育才小学一样,我市不少学校在开学礼上下了功夫。武陵区第一小学设置了创意游戏“成语对对碰”,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营造欢乐的氛围;武陵区旭辉东升小学设置了一面“奋发兔墙”,号召同学们将自己新学期的愿望贴在上面;武陵区工农小学为每位同学送上了兔年红包,红包里“自信”“启智”等字条是老师对学子的期望;鼎城区永安小学在校门口装置了一个写满祝福的“幸运大转盘”,学生踏入校园转动转盘,便可领取专属于自己的新学期祝福;武陵区三岔路小学用一场精彩的醒狮表演,将报到当日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除了学校设置的开学礼,部分班主任还在教室里为学生们送上了自己精心准备的大礼包:每张桌子上都放着笔记本、钢笔等礼物,黑板上还贴着一包包送给学生的牛奶糖,将开学仪式感拉满。
2月4日,武陵区第三小学的年画展引来家长驻足观看。常德日报通讯员 唐悦聪 摄
从策划到执行 老师为创意煞费苦心
近年来,各学校越来越重视开学仪式,为了活动主题紧贴热点、活动形式有所创新、活动内容更受欢迎,各校老师可谓煞费苦心。
记者了解到,各学校的创意开学礼活动多由学校德育处、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负责,从前期的“头脑风暴”到最终的落地执行,至少需要一个星期。部分老师反映:“学校从寒假开始就启动筹备工作,通过召开线上会议讨论新学期开学礼的策划方案。”
“以前用过的点子今年就不好再用了。可一年两次开学礼,再加上中间各种节点活动,基本能用的点子都用过了,再想出新确实很难。”武陵区一位小学老师直言,“每次开学前想点子,想得脑壳疼!”
常德经开区一小学老师自掏腰包,为每位学生准备了笔记本、糖果等开学礼物。她说:“如果别的学校或班级有开学礼,而我们学校的孩子们发现自己没有,就会心生羡慕,我不想让孩子们失望。”
老师们为创意开学礼用心用情付出,学生和家长是否“买账”?有家长表示:“小朋友可开心了,感觉自己被学校和老师捧在了手心里。”但也有家长担心,形式繁多的非教学活动会占用老师太多的精力。还有家长直言:“开学仪式过于花里胡哨,就会脱离学校的本质,学校毕竟不是游乐园,学习是很辛苦的事情,学习的乐趣在于感受自我成就。”
近日,鼎城区永安小学学生踏入校园转动转盘,领取专属于自己的新学期祝福。常德日报通讯员 杨兰 摄
怎样开学才好 本地行家来支招
谈及策划开学礼的初衷,大部分学校负责人表示,想要给孩子营造轻松愉快的返校氛围,让他们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还有的学校负责人希望通过活动让校园文化得到发扬和传承。
剪纸艺术是武陵区育才小学的特色校园文化。每年开学季,该校都会围绕“精雕细刻,圆梦育才”的文化理念来策划开学礼,让孩子们在开学仪式中见证自己的成长。为了让学校的武术特色渗透到每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让孩子们领悟学校“养正”教育的内涵,武陵区三岔路小学选择了传统民间艺术表演醒狮作为开学礼。武陵区工农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创意红包里的关键字,引导孩子们在新学期树立新目标,并为之努力。
常德市心理学会副秘书长、武陵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带头人、武陵区育英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梁雪认为,开学的仪式感还是要有的,其主要功能在于帮助孩子们完成从假期到新学期的过渡,让他们以积极向上的心态进入新学期。她认为,开学礼,心意比形式更重要。当下,五花八门的开学礼投入与收效并不成正比,过于复杂的活动形式反而会削弱意义本身。“建议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校园文化,简化开学礼的形式,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连接,让新学期因‘爱’而美好。”
梁雪说,开学当天,师生可以通过共同打扫卫生、布置教室,给班级增添新气象;组织同学互写真诚的祝福,互说美好的期待;在教室里建立一个“心愿角”,让学生写下自己的目标与要克服的困难……“其实,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问好、一个拍肩,都可以成为师生间的专属暗号,在新学期给予学生积极暗示,增强生命动力。”
2月4日,武陵区旭辉东升小学学子将新学期愿望贴在“奋发兔墙”许愿板上,期待新学期的进步与成长。 常德日报通讯员 白婷 摄
心意比形式更重要□罗琳
一个无神论者走进迪士尼的“鬼屋”,或者伫立于大教堂的前面,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感觉。不仅如此,一个人走进五星级大酒店,或是置身装修考究的店铺,也会在视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很多方面涌现出新的感受。这种让人出现非常态变化的结果,就是仪式感在起作用。
丘吉尔曾说:“我们塑造了建筑,而建筑反过来也影响了我们。”人们通过对场景的设计、布置、释义、渲染等手法营造仪式感,就是想在平常的日子和特殊的日子之间划出一条界线,让参与者从常态中走出,进入更明确、更专注的状态里同声同气。无疑,从古至今,仪式感都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它,人们的内心会缺失很多神圣、庄严、虔诚的成分。
绝大多数人都不是运用逻辑和方程式在思考世界,而是通过丰富的联想来认知世界。“仪式”带给人的正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它给予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十分直接,很容易把人的态度引向一条预设的路径。老师们煞费苦心地筹划开学礼,五彩缤纷、情深意浓之中,无非是想让过完长假的同学们快速切换“频道”,适应在校的学习节奏。这种颇具仪式感的环节,不仅有必要,也让所有了解到的人心生暖意。开学日,不再只是假期的终结日,而是以孩子为主角的节日。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一路伴随着颇具仪式感的关注,势必培养出主动创造仪式感的习惯。因为爱,所以爱。
诚如多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所言:开学礼,心意比形式更重要。仪式不在于做哪些动作,而在于通过仪式促成的状态和心理投射。部队出征前的一碗酒,比赛开战前的一首歌……都可以将仪式感拉满。总之,过于复杂的活动形式反而会削弱意义本身。如果为了制造仪式弄得人心乏身累,不仅不会有好的效果,也很难在创意上保证持久输出。
相比那些特设的仪式,教师平时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更为重要。老师饱含善意的举动,都会被敏感的孩子们逐一捕捉。师生的关系,影响着学生的认知和感受,学生的认知和感受又反过来投射到外界。所以,教师是一份享有长时间、近距离塑造孩子“特权”的职业,使命重大,价值不凡。辛勤的园丁不妨细品境由心生的意蕴,心向阳光,一路芬芳,不负殷殷期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