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师风采】讲台上的她们
编者按
青春校园里,三尺讲台上,她们,占据了大半壁江山。她们用爱心与耐心、用智慧与汗水,为孩子们插上追求理想的翅膀。昨日是“三八”国际妇女节,让我们透过这几位女性班主任的文字,近距离倾听她们的故事,了解她们的所思所想所悟,感受她们的情怀与温度……
用心伴成长
□常德市第一中学 舒蕾
担任班主任多年,看到学生们一天天成长,而我能参与到这过程中,并对他们有所影响,这是我的幸运。回首班主任工作经历,越来越清晰地了解到,大道至简,繁杂的班主任工作背后,惟用心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用心,这是每一个班主任自觉或不自觉都会遵循的准则,关键是用什么样的心才能真正对学生成长有所助力,从而能“唤醒一个灵魂”。我想在最最基础的爱心之外,一位班主任还当秉持有同理心。
所谓同理心,当是以我心换你心,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倾听者。
年纪越大,离青春越来越远,当班主任越久,带过的学生越多,代沟便不可避免地出现。面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在所谓成年人的眼中都是小事,他们所喜爱的、所忧伤的大概都不值得一提。“这有什么值得难过的,以后还会遇到比这更难的事。”诸如此类的话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与学生的交谈中。
可是青春难道没有苦闷与悲伤吗?也许这苦闷、这忧伤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但毕竟是青春的真实,值得所谓成年人的尊重。所以拥有同理心就是去放低姿态,去倾听年少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为某人为某事而滋生的悲喜。作为班主任,跟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其实不可避免地有所疏离,而这种疏离让学生不太愿意与班主任交流内心的真实想法,如此一来,班主任便对学生的真实状态很难把握,很多时候即便有心也多是无力。而拥有同理心,真正从内心愿意去了解他们的困惑、苦恼、喜好,尊重他们的忧伤与苦闷,感同身受,才能卸掉学生的层层心防,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担任班主任的时间里,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情况。记得有位男生在高三的时候,明显出现了精神恍惚、学习懈怠的情况,我暗暗观察,揣度其应是受到了感情的困扰。于是我找到他,没有直接询问他,而是先和他交流了对于青春期感情的看法和自己的一些经历,在我的主动引导下,他最终向我倾吐了他的苦恼,我在对他的苦恼表示认同的同时,也说出了我的感受,并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想法给他参考。这次谈话过后,这位同学明显轻松了很多,情绪状态慢慢好了起来,精力也开始集中在学习上。后来也有过一些情绪上的反复,但每次情绪不太对的时候他都能主动找我交流,询问我的意见与想法。正是这一次次没有隔阂的交流,让我及时了解到了学生心理状态上的变化,帮助他们化解压力与困扰,从而不让精力做无谓的消耗,以便其更能专心于学习。
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路上都会有烦恼与忧愁,同龄人的安慰除了能予以心灵上的慰藉,很大程度上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而与年长的人交流,他会用阅历与对生活的理解去给出合适的建议,助其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但一个孩子又很少能与年长者达成真正有效的交流状态,打破交流坚壁,同理心必不可少。正是因为同理心,身为班主任的我尝到了与学生倾吐心声的甜头,让我成为了他们的“树洞姐姐”;正是因为同理心,让我回想起了自己对于节日、对于礼物、对于朋友贺卡的期盼,于是我会在儿童节送上一支棒棒糖,运动会一起呐喊,元旦表演时一起跳舞歌唱;正是因为同理心,我感受到的是来自学生贴心与满满的暖意。
老师,你最美
□武陵区第一小学 崔娟
春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今早终于放晴了。一觉醒来,窗外格外明朗,洗漱整理完毕,怀着阳光般愉悦的心情来到学校。班主任的惯例,来到学校第一件事就是进入教室查看到校早读情况,看着孩子们入迷的神情,听着琅琅的读书声,让人感到欣慰。
时间在悄悄流逝,一转眼就到了第一节课课间,我夹着教案走向教室。走到走廊转弯处,迎面碰上我班几个男生,平日里听着暖暖的一声“老师好”今天听着有些异样。匆匆擦肩而过,我来到了教室门口。天啦,讲台前熙熙攘攘,被学生围得水泄不通,一堆的人挤在黑板前涂鸦。我不动声色,准备揪出违反班规乱涂乱画者。围在外层的学生觉察到了我的到来,一哄而散,里层还在专心涂画的竟然是几个平日里乖巧伶俐的女生。我假装咳嗽了一下,她们才回过神来,先是一愣,而后冲我狡黠一笑回到了座位上。我定睛一看,黑板上几个大字赫然呈现——崔老师最美!对不对?
说实话,任教二十多年,我已过了易被感动的年龄。或许,我已习惯了学生给予的太多赞美,太多掌声,有一些麻木了,似乎心上滋长出了一点点“茧”,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以被感动。于是,不假思索的我拿起粉笔在那个问句后作答:不对!
可接下来的一幕让我始料不及:一个女生跑上讲台拿起黑板刷擦去了“不”字,我再次作答,学生再擦,再答,再擦,后来那个女生干脆攥着黑板刷不松手,倔强地站在讲台前不肯回位。就这样,时间仿佛停止了,台下的学生默默地看着我俩的较量。此时此刻,我心上那一层“茧”已悄然剥落,回归到最初,重归于真实血肉的温润鲜活,充满灵动,为这件事而深深感动。不再争执的我清了清嗓子喊了声“上课”,再深深一鞠,“同学们好!”
我明白了:一切美好的感情,和说教无缘,它总是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得到孕育和激扬。有时,老师的一句话,学生的一辈子。现在,学生的一句话,老师的一辈子。
牵着我的“小蜗牛”慢慢走
□桃源特殊教育学校 杜巧君
我是一名95后班主任,未婚的我常常需要像一位成熟的母亲一样照顾班里的孩子们。面对这群特殊孩子,我必须褪去稚气,成为他们在学校最信赖的大人。
班上的小文文就像我一手带大的幺儿(桃源话),这个睫毛长长的秀气男孩有着“星星的孩子”的共性:不会说话,和人无眼神交流,总是重复几个简单动作,术语里称作“刻板行为”。
我忘不了和他第一次见面的“惊喜”。那天中午他在食堂嚎啕大哭,又在办公室抓狂地哭闹,放学前拉了一身大便,并且在地上“摆”了一坨又一坨……我二话没说就开始冲洗这个“臭娃娃”,那一刻,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心酸和无奈,家长来了后也满是尴尬和歉意,但眼神中对老师满是期待。
对他的教育没什么“绝招”,无非是耐心点、耐心点、再耐心点。一开始,他只会用手抓饭,我就喂他,教他使用勺子。拿碗、打饭、吃饭、洗碗、放碗几个动作每天训练,一遍不会,就一百遍,还总在他耳边叽里呱啦地说指令,边说边示范。慢慢地,他能听懂一些简单指令了。他还学会了握手、拍手、摆手、双脚跳;学会了倒垃圾、开关水龙头;学会了自己洗手、摆桌椅……看到他的变化,我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特教老师的成就感就是这么简单。在这里,我们要攻坚克难的并非孩子的成绩,而是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像文文这样特异体质、特异心理的孩子,需要得到更多的呵护和引导。班主任除了要有强大的内心,力气也得够大。班里有个叫雄雄的小朋友时常有攻击行为,一次上课时,他要和我“干架”,对我又推又扯,娇小的我跟这个又壮又犟的小家伙比拼,实属吃力。推搡间我怕他撞伤,紧握着他的双手,不料他低头就是几口,咬着不松,我强忍疼痛,努力把他拉到安全区域再安抚情绪。
在特教学校,还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女班主任,虽为女性,但班主任的角色让我们有了男性的力气和韧劲。遇到问题,有的家长能理解,有的家长也存有斥责。当班主任的这三年里,孩子们不是擦破皮、磕到膝盖,就是感冒、发烧、流鼻涕,因为这些问题我和家长产生过误会,也气哭过,但我只能先将委屈吞下,给家长更多的体谅与包容,因为我明白他们的无奈和受挫感。一个家庭可能因为一个特殊孩子蒙上阴霾,而对于经济困难的家庭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今年是我来到桃源特殊教育学校的第三个年头,时间飞逝,我带的12班的宝贝们一天天成长。他们就像一只只小蜗牛,虽然爬得比别人慢一些,但是没关系,慢慢来,总会有希望。作为一名特殊教育老师,我会放慢我的脚步,牵着他们的手,慢慢往前走,用我的青春照亮他们的童年。
老师,有人哭了
□石门县雁池乡苏市学校 唐雅妮
“老师,覃敏洁哭了……”查完寝不久,我接到一个电话。放下手里的事情跑去查看,她坐在床上,抽噎着,泪花翻滚,脸颊绯红。
询问得知,她身体不适忍了一天,到了晚上,加上想家,一下情绪崩溃。我把她抱在怀里,拨通了她家人的电话。天色已晚,山高路远,爸妈答应明早再来接她。好在通完电话,她的情绪稳定了下来。“老师带你去附近的诊所看看吧……”帮她披上外套,我交代寝室里的其他同学先休息。
漆黑的山间公路,不远处的路灯亮着昏黄微弱的光,道路两边的商户早已打烊。一路上,她淡定得像个小大人。突然一阵犬吠,她急忙往我身后钻,手紧拽着我的衣服,惊慌的模样让我意识到——她仍旧是才上四年级的孩子,生病难过会哭,害怕会寻求保护。爸妈在家的孩子尚且如此,留守儿童的生活只会更加迫使他们成长。
大学毕业后,特岗教师的我回到大山里的家乡,在石门县雁池乡苏市学校任教并当班主任,到现在接近两年了。这是一所寄宿制小学,我们班有31个孩子,全部寄宿,寄宿生中绝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两个三年级女生合力用一根树枝削成的晾衣杆颤颤巍巍地举起湿漉漉的衣服,每每回想起这个画面,一股难以名状的滋味涌上心头。
父母外出务工,留守的孩子一年能和父母相处的日子少之又少。虽有寒暑假,但父母没有假期回来,有条件把孩子接到城市去生活一阵的毕竟是少数。孩子思念父母,父母牵挂孩子,这两年,时不时有家长打来视频电话,特别是孩子生日那天。我还未为人母,可能无法体会为人母的牵挂,但我曾经也是一名留守儿童。我了解,本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却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时常感到孤单和无助。
我们班有个孩子的变化我看在眼里。父母离异的她由姑爷爷和姑奶奶帮忙照顾着,去年冬天,她因一个小意外住院,躺在病床上,她整日郁郁寡欢。得知爸爸要从浙江回来并陪她过寒假的消息,这才展开眉头。出院回学校的那天,她穿上了新衣服新鞋子,一脸阳光,有爸爸护送上学的孩子是无比幸福的。那段时间,她活泼了许多,作业书写更工整了,就连下课都在认真记忆生字。今年春季开学不久,她跟我倾诉:希望爸爸能待在家里,我能跟爸爸撒撒娇……
留守的他们懂事而敏感,作为班主任除了关心学习,更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内心需求。“老师,唐思琪又哭了!”“怎么回事?”“她想妈妈了……”
张妈和美姐
□常德中山外语职业学校 张德美
时光荏苒,一晃从教二十余载,在常德中山外语职业学校任教、当班主任11年了。常德中山外语职业学校自创办以来,一直专注于培养外贸英语人才,而且有一个鲜明特色:只招女生。
踏进职校,十五六岁的女生一脸稚气,有的感到彷徨,有的还有些消极。作为班主任,我觉得陪伴尤为重要。“张妈”“美姐”是孩子们对我的亲切呼唤。
我是“张妈”。
因为我时常走进她们寝室,与她们聊天谈心,在交流中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家庭状况以及她们的心理动向。学生来自全国各地,遇上节假日,我自掏腰包买上节日礼品送给留守在校的学生,召集她们一起在办公室团聚。每到秋冬交替时节,我精心准备冰糖、柠檬、枸杞、蜂蜜,煮上几大锅润喉茶,她们喝在嘴里,我暖在心里。学生生病了,我陪她们输液、买药,住院了,给她们陪床。
有学生说:“张妈”很暖心,但也很严厉。我知道,十个指头从来都不是一般齐,总有那么几个无法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学习任务的,下自习后,我会不慌不忙地把她们叫到办公室,陪她们逐一过关。在学习上,我不打任何感情牌。
我是“美姐”。
学校管理严格,专业夯实,要问学生有没有压力,答案是肯定的。每一次考级,每一次考试,师生都“战斗力”拉满。带本科46班的最后一期,孩子们因前几次考试失利导致情绪低落,还有人产生了辍学念头。为了缓解她们的压力,我决定来场“舌尖上的治愈”。午休时间,我跑到农贸市场采购,大包小包地赶回学校,亲手剁好饺子馅,利用七八节自习课的时间,带全班同学一起包饺子。
“看谁包的饺子最好看!”这个提议让女生们来了精神。看着一个个形态各异的饺子,看着她们脸上扬起的笑意,我心里美滋滋的。在一声声“谢谢美姐”中,我和班长将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饺子送到她们跟前。对她们来说,我更像是同龄的朋友,愿意分享生活的点滴。闲暇之时,在教室一同看电影,是我们的享受时光。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