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适老专区>教育动态>详细内容

四月风吹来 花香慰丁玲 ——丁玲文学奖从常德和北大荒大步迈向全国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4-04 17:31 字体:【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记者 姜鸿丽 鲁融冰 卓萌 刘蓉

人间四月,鸟语花香。

在文学巨匠丁玲的家乡常德,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文学界一大盛事——第十二届丁玲文学奖颁奖系列活动,将于4月7日至10日举行。

这次文学盛事,28位获奖作家即将因丁玲而聚,为信仰而聚。他们用笔墨深情讴歌伟大时代,构成新时代文学昂扬激越的主旋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

丁玲文学奖从常德和北大荒两地,走向全国,影响全国,正是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生动注脚。

4fdd73c50dcd46948845c951dd2fcc77.png 

(第十一届丁玲文学奖颁奖典礼现场。刘蓉 摄)

传承丁玲精神,文学大咖赴约沅澧 

时间回溯到2020年12月10日晚。

常德,丁玲的读者、敬仰者从全国各地而来,在热烈的掌声中,共同见证第十一届丁玲文学奖颁奖典礼。王蒙、张承志等文学大家获当届丁玲文学奖成就奖,阿来、叶兆言、付秀莹等24人获作品奖、新锐奖。这个原本在常德和北大荒两地评选的地方性奖项,自此成为全国性文学大奖。

星河璀璨,盛况再续。第十二届丁玲文学奖第二次面向全国,于去年5月开始评奖,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类4个门类成就奖,分别由蒋子龙、陈建功、欧阳江河、南帆获得;老藤、何士光、张战、王尧等12名作家分获作品奖;雷默、胡竹峰、马骥文、刘大先等12名作家分获新锐奖。

无论是声名卓著、耳熟能详的文学大家,还是在文坛崭露头角、风头正劲的文学新锐,他们此次获奖,实至名归。其作品凝聚长期辛勤耕耘的汗水,体现了新时代文学的新高度。

中国作协原副主席、著名作家陈建功此次摘得丁玲文学奖散文类“成就奖”,却因在国外探亲,将遗憾错过颁奖。但谈起丁玲,他感慨地说:“我敬仰丁玲先生,先生的小说、散文以及纪实,都曾给我震撼,让我深受启发;我佩服丁玲先生,她是将家国情怀和凸显的文学个性融合的典范。”

著名作家老藤,此次以长篇小说《北地》摘得丁玲文学奖小说类作品奖。谈到丁玲,他用了“真挚、真切、真实”三个词。他说,真挚,是指对文学的感情,她以一种少有的执着和充沛的挚爱来对待文学,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真切,是对社会的态度,她努力让文学自然而然地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大众,让文学之心与时代的脉搏一同跳动;真实,是永不妥协的文学精神,她绝大多数作品都充满着对真相的探究和对真理的追求,不去粉饰,不做妥协,具有鲜明的斗争精神。

“丁玲在北大荒生活了12年,我在那片黑土地上生活了20多年,我的创作能与丁玲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对我来说是莫大的荣耀。”老藤说,丁玲的文学精神在《北地》里到处闪烁,每一章都有历史真相的探究和人生顺逆的反思。他在《北地》中描绘的是北大荒开拓者筚路蓝缕的艰辛苦乐,力求在还原历史中萃取值得汲取的人生养分。

作为一名女性诗人,获得丁玲文学奖诗歌作品奖的张战,更欣赏丁玲身上的坚韧、博大和勇敢。“丁玲从我之心出发,走向人群,走向时代,她以全部生命,全力以赴,不断实现个人突围、个人超越,把个人的命运跟整个时代的命运完全融合在一起。”张战坦言,此次获奖,将激励她更努力地去学习、思考,尽力实现艺术生命的突围,以诗歌的方式更勤奋、更勇敢,去爱、去生活、去建设,以无愧于这份沉甸甸的“丁玲文学奖”。

b3d3a4cf96024769821f4d634cc521ea.png 

(丁玲公园。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常德市文联提供)

致敬文学巨匠,文艺创作百花齐放 

丁玲,一位将灵魂与社会主义紧紧裹在一起的作家、斗士、女性,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她的作品,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极富影响力。毛泽东称赞她:“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

在丁玲的家乡常德,人们对文学巨匠丁玲的敬仰,绵延深长。常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丁玲精神的传承和丁玲文化品牌的打造,成立常德丁玲文学研究中心、常德丁玲文学创作促进会,开设丁玲讲堂,不断推动丁玲精神在家乡的传播传承,并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在常德市城区,建成全市首个以文化名人为主题的大型综合性公园——丁玲公园。园内一大片中心湖,名为冰之湖,旁边设有丁玲纪念馆。

在临澧县蒋家村,青砖黛瓦的丁玲故居,古色古香,厚重悠远。每年有近万名外地游客慕名而来,了解丁玲壮阔、传奇、革命的一生。

c6557918d4bd46b09f3be1f59a839420.png 

(丁玲故居内的丁玲像。李杰 摄)

仰望苍穹里,仍见北斗星。

致敬文学巨匠,最好的传承方式,更在于用她的精神引领文艺创作,培养大批文学艺术家。

1987年3月,丁玲逝世1周年后,原常德地区文联和丁玲的“第二故乡”北大荒文联共同发起、原中共常德地委批准设立跨地区文学奖项——丁玲文学奖,继承和发扬丁玲矢志不渝为人民写作的精神,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奖励和推出两地作家作者创作的、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该奖每3年评选一次,至2018年已举办十届,共奖励两地文学专著480部。

5a8bafba16ab4bcda986a0036b8ae40b.png 

(第二届丁玲文学奖授奖会)

特别是近年来,常德不断加大文化产业扶持资金,引导本土文学人才投入创作,充分运用常德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地方文化品牌,并利用经贸及招商引资活动、重大体育赛事、旅游文化节庆等活动,组织输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精品。

在丁玲创作精神的感召下,在常德市委、市政府的引导下,常德文学创作突飞猛进,呈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审美底蕴和艺术风格。常德形成的“桃花源诗群”,在中国诗歌界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崛起的小小说方阵,让常德一举成为“中国小小说重镇”。常德原创文艺奖,自2012年创办以来,已评选出优秀文艺作品353件,180多名本土文艺工作者成为国家级会员,培养了一大批省级会员。常德文艺创作百花齐放。

此次丁玲文学奖小说作品奖的获奖者谈雅丽,是唯一一名本土作家。她结合自己的创作说:“丁玲‘飞蛾扑火、非死不止’的精神,是我坚定不移走文学创作道路的动力。丁玲在创作中始终关注女性,坚持女性立场,包括从个性觉醒到社会参与,始终探讨女性解决的有效途径。我在创作此次获奖小说《在去留不定的北方》时,也不自觉地去尝试塑造春泥、方小慧等女性角色,刻画她们对自由的追求,努力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社会价值,这又何尝不是自我的探索与追求?”

 354c37ca9b1345afabe4241eec5bc935.png

(第十次国际丁玲学术研究会)

开放走向全国,创新打造文学高地 

“丁玲的创作、人格包括对后辈文学爱好者和创作者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中国丁玲研究会副会长、知名文艺评论家、湖南文理学院教授佘丹清说,自从《莎菲女士的日记》诞生以来,她的作品一直被人们关注研究。目前,中国丁玲研究会已经召开15次研讨会,吸纳了大批丁玲研究者。丁玲的影响愈久弥坚,对丁玲的研究也越走越深。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为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丁玲矢志不渝为人民写作的崇高精神,常德市委、市政府深入考量,致力让“丁玲文学奖”担负起繁荣新时代文学创作之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文艺力量,2019年,经政府修订后的丁玲文学奖,邀请《文艺报》《人民文学》《诗刊》《小说选刊》担任学术支持单位,设成就奖、作品奖、新锐奖,面向全国开展每两年一次的评奖活动。

这才有了丁玲文学奖从常德、北大荒两地到全国的历史性跨越。

“丁玲文学奖突破地域局限,开放走向全国。这无疑为全国优秀作家打造了一个新的文学高地,吸引全国作家聚焦常德,把常德作家往外推介。可以说,常德为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作出新贡献。”佘丹清说。

常德作家谈雅丽的诗集《河流漫游者》,获得第十届丁玲文学奖时,还是地域性文学奖项。这一次,她以中篇小说《在去留不定的北方》再次斩获小说作品奖,已是全国性奖项。

“能和蒋子龙等大家,站在同一个领奖台上,既忐忑,又激动。”谈雅丽坦言,丁玲文学奖走向全国后,虽然名字相同,但其中的意义非凡。对比《河流漫游者》和《在去留不定的北方》两部作品的创作,后者在视野、认知以及价值观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变,“以前,该奖项是从常德本土的角度来扶持文学创作者,现在是让全国关注这个奖项,台阶更高、舞台更广、激励更大。”

“丁玲作为著名作家,她的名字和价值是超越地域的。丁玲文学奖由区域奖项提升为全国性奖项,这是值得赞赏的选择。”老藤认为,这一奖项让常德与丁玲这两个不同凡响的名字珠联璧合地焊接在一起,如同哥伦比亚与马尔克斯、布拉格与卡夫卡,星月相互闪耀,光芒更加明亮,无疑为常德的文化软实力注入又一道热流。

老藤认为,这一奖项是传承和弘扬丁玲文学精神最为有效的平台,会激励更多作家参与到这一奖项中来,推动新时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通过这一奖项,可以拭去时间尘埃,让丁玲、让北大荒重回读者视野,在文学中永远地活着。

讲到丁玲文学奖的未来之路,佘丹清表示,通过这个平台,推荐更为优秀的作家作品,推荐更为深刻的文艺批评成果,让优秀作品在全国海量的评选中脱颖而出,展现中国当下文学作品的力量和优秀形态,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丁玲文学奖的意义,从而推动丁玲文学奖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