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师风采】角落里的“小草”
编者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增强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培养新时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常德市教育局开展了“我的育人小故事”征文活动,微言常德教育将选登一等奖作品。让我们透过这些文字,感受教师们的教育情怀,聆听教师们的教育心声,一睹新时代常德教师风采。
角落里的“小草”
临澧县柏枝台中学 曾晓凤
幼时,祖辈们告诉我们,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长大后,学校教导我们,教师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工作后,我才明白,教师不过是山间的一棵“大树”。
现在,我这棵“大树”周围还簇拥着一朵朵“鲜花”。不用说,他们就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无论是校内,又或是校外,他们见到你,都会绽放笑容,向你甜甜地说一声“老师好!”是啊,阳光下的他们生机勃勃。但进入教育行业几年,我仍然忘不了那株成长在角落里的“小草”。
刚参加工作时,我发现了这样一个孩子:在遇见我时,他会偷看我几眼,然后眼神闪躲着离开。甚至,我在路口偶然发现了他的身影,他明明也看见了我,但却扭头就走。这让我时常感到很挫败,但这个孩子可能不知道,他正吸引我的注意。于是,我默默地关注他:课堂上,琅琅读书声中听不见他的声音;踊跃发言时寻不到他的身影;小组活动时也看不到他。下课后,有人放声欢笑,有人小打小闹,而他独守一方,正埋头于课外书中。那天,我仿佛看见在茂盛的枝叶下,“花儿们”正竞相开放,而一株“小草”还垂着头,无声地成长着。
可能是身边的同事和我说过类似的例子,这才让我迅速地找到突破口——家访。
世界上所有生灵的生长都与环境息息相关,他的种种表现与家庭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不出所料,他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务工,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其实,他很听话。他会自己煮面、炒饭,因为爷爷奶奶一大早要出去干活,常常顾不上给他准备早饭。他还会替爷爷调出最喜爱的电视剧,就算是哪个频道正播到他爱看的电影,他也不会闹着要多看一会儿。作为一个小朋友来说,他懂事得让人心疼。在与他爷爷的谈话中,我时常听到这样的话语:“他呀,我们是管不动了,回家写作业就像坐牢一样,以后就让他打工去算了……”这样的话语让我听得很刺耳。于是,症结就此发现:一是缺乏平等沟通,不擅长与人交流;二是与父母交流的机会少之又少,缺乏关爱;三是家人的教育通常以批评式的管教为主,缺乏耐心。
若这株“小草”长期得不到关爱与认可,恐怕会再也抬不起头来了。既为“大树”,我便要做一棵能让“草木”依附的“大树”。
为此,我翻阅了一篇又一篇关于留守儿童的案例,寻求在学生管理方面经验丰富的教师的帮助。终于,思路越来越清晰。一是优先。学习、生活、活动上优先照顾,在平时对他多看、多问、多帮。二是当“代理家长”。在校期间,尽力解决他在学习、生活上的问题,让他感受到家人般的关爱。三是组织品学兼优、活泼开朗的学生与他成为朋友,搭上沟通的桥梁。四是将他的优秀表现“小题大做”,即使是点滴进步,也要大加表扬,为他建立自信。五是定期联系他的父母,通过短信、电话的方式告知他的成长情况。
在一年的细心照料下,角落里的那株“小草”在不断成长,迎头碰见会回应我一个腼腆的笑容。下课后,他的阵地里已有二三好友为伴。
“春风吹又生”为草,“数尺游丝即横路”为草,“不敢怨春风”为草。萋萋草木,不如花能解语迎人笑,却独有一分韧性,予它一滴雨露、一缕阳光,它就郁郁葱葱,绿意盎然。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