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常德市教育局关于市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第70号建议的回复

2023-05-31 16:23 来源:常德市教育局
阅读次数:
字号:【

常教建复〔2023〕19号B类

                             (此回复件公开)

 

怀素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 》收悉。现回复如下:

首先,衷心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与关注。针对您提出的建议,我们认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近年来,常德市义务教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核心任务,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坚持改革推动、评价引领,力促公平,狠抓质量,着力构建我市小初高一体、城乡统筹协调、优质均衡发展的基础教育发展新生态。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抓规划投入,推进义务教育优先发展。一是稳妥推进布局调整。出台了《常德市城区中小学校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2018—2030年)》。统筹利用因布局调整产生的市城区公办学校闲置资产,将位于市中心城区黄金地段的原常德工业学校、常德师范学校、常德汽车机电学校、常德财经学校、桃源师范学校原校区,全部用于义务教育办学,进一步优化了城区义务教育资源布局,增加了义务教育资源总量。二是切实保障教育经费。2022年,我市教育总投入达到125.2亿元,比2021年增加10.29亿元,增长8.95%。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为90.5亿元,比2021年增加6.05亿元,增长7.17%。按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支出,普通小学为11597.71元,比2021年增长3.97%;普通初中为18768.13元,比2021年增长3.84%。“两个只增不减”法定增长要求落实到位。三是持续增加公办学位。大力实施“学位”实事惠民专项行动,投入26.4亿元,实施新建、改扩建项目31个,新增公办学位33443个。新建的中小学校,其办学条件都达到全市一流水平,较好地满足了群众的入学需求。投入10亿多元,推进 5 所民办学校转为公办,惠及学生 17416 人,全市公办义务教育学位占比达 95.4%以上,我市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受到教育部调研督导组高度肯定。四是大力改善办学条件。近两年来,全市通过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农村学校建设三年行动等计划,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大幅提升。其中改造农村学校126所、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46所、停办乡村小规模学校71所,新建教师周转房3485套、塑胶运动场149个,新建和改扩建学生食堂面积10万多平方米等。

2.抓师资建设,推进教师队伍均衡发展。一是推进名师队伍建设。全市先后有市级骨干教师599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00人、特级教师72人、市级教师工作坊43个、市级名师工作室30个。二是推进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扎实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2022年年内交流教师1847人,交流率为17.9%;交流骨干教师454人,交流率为24.58%,均达到省文件规定要求。武陵区被推荐为全国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改革示范区。三是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水平。建立教师工资收入保障监控机制,在保证教师正常工资待遇的基础上,足额发放乡镇工作补贴、人才津贴、武陵山片区人才津贴、边远学校岗位津贴等津补贴。建立基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落实了职称评审向乡村教师倾斜政策,3年来全市评审通过基层中小学正高级教师8人、高级教师2677人、中级教师50人。建立荣誉制度,设立乡村教师“红烛奖”,为15名乡村教师颁发了“翦伯赞教育突出贡献奖”。

3.抓公平质量,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一是全面实行阳光招生。全面统筹全市中小学招生工作,严格执行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划片就近入学,严格落实“公民同招”,全市统一招生平台。义务教育起始年级实行电脑随机均衡编班,均衡配备师资,促进教育公平。二是推进“双减”落地见效。高位推动“双减”工作,以市委办、市政府办名义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湖南省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实施方案>的通知》和《责任清单》。成立了校外培训监管科,落实了机构编制,配备了2名工作人员。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减少322家,压减率达73.02%。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完成“营改非”,所有校外培训机构纳入资金监管平台。学生作业负担全面压减至规定范围之内,校内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我市“双减”、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先后被《湖南教育快讯》、《中国教育报》推介报道;“双减”工作在全省“双减”工作视频会上作典型发言。三是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分批次抽查学校109所,全面覆盖素有区县市薄弱学校,将台账管理、劝返复学、送教上门等工作落到实处,控辍保学常规管理全部落实到位。

4.抓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一是抓实课程育人。承办湖南省教育厅“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组织开展2022年全市中小学精品团课、少先队活动课征集评选活动。共评出“精品团课”44堂,“少先队活动课”48堂,二是做优活动育人。广积极组织开展艺术、阅读、写作、朗诵等社团活动,桃源县剪市镇中学“沅水童声”朗读团亮相央视一台“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三是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成立常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教协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实施意见》,构建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全市共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1169名,建设学校心理咨询辅导室428间,开通“心理健康热线”。

5.抓建设投入,不断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基本实现了安防建设4个100%的目标,中小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工程覆盖率达100%,1406所学校视频监控与市“雪亮工程”平台联网,学校周边建立人脸摄像机4796台,327所学校建成校园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完成中小学窗户限位器加装建设任务736所。新建维修校车停靠站点289个,建立市级校车安全智能监管平台,校车实现市县两级联网联控、线上线下双重管理。联合消防部门建成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学校1500余所,有效提升学校电气火灾预防及处置能力。在重点地段及危险水域补充设置防溺水警示标志13362处,防护设施6091个、救生设施5789套,有效防范学生溺水事故发生。

6.抓创新引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一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定期组织课堂教学系列研讨,加强学科教学集体备课,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精准把握学情,尊重学生差异,培育核心素养,精准把握教材,关注学生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全省“基础教育精品课”活动中,我市获得一等奖28项,二等奖44项,三等奖55项。在全省第五届基础教育成果奖的评选中,我市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0项。其中,石门县一中、武陵区紫桥小学、临澧丁玲学校、临澧县第一完小的成果被省厅推荐至教育部参与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二是推进中考制度改革。将体育、艺术等科目纳入统一考试,体育成绩记入中考总成绩。全省率先将英语听说能力考试成绩纳入中考。三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以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印发了《常德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重点任务清单》。在改革学校评价和学生评价项目中,先后出台了《常德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标准化管理体系》、《常德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常德市中小学校违规办学行为处理实施细则》等。

2017年,常德市整体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常德教育工作3次(2019、2020、2022)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表扬,是全省获激励表扬次数最多的市州。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还未制定全市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还未充分满足。

今后,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施力,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1.进一步加强统筹谋划。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湘发〔2023 〕3号)文件精神,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出台《常德市关于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工作规划,落实工作措施,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确保全市县市区按照时间规划通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认定。

2.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全面编制中小学校布局规划,使学校布点更加合理、教育资源配置更加高效。适度扩大办学规模,市中心城区规划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全力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学位”实事惠民行动、城区学校扩容提质等,确保全市增加公办义务教育学位40255个;停办乡村小规模学校62所(含教学点41个),提质改造乡村小规模学校23所(含教学点9个),改造乡镇寄宿制学校189所和义务教育薄弱学校300所,所有乡镇寄宿制学校达到省定办学标准、全市乡村小规模学校布局更加合理。

3.扩大优质资源供给。创新办学方式,制定相应办法,探索开展“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乡镇校”等办学模式,探索委托管理、城乡共建、校际联盟、项目合作等形式多样的集团化办学模式,提升薄弱校、乡镇校、新建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鼓励各区县市在辖区内按照地理位置相对就近原则,探索将不同学校结成办学联合体,实现学校硬件资源、课程资源、人力资源共享,缩小校际差距,提升优质教育覆盖面。继续开展义务教育学校结对帮扶行动,完善相应管理办法。

4.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一是拓宽乡村教师队伍补充渠道。深化“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编制岗位的使用效率。加大乡村学校紧缺学科师资培养力度,增加“小学全科型”教师培养计划数量。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改革招聘方式,从性别、学科均衡等角度为乡村学校招聘及引进教师制定相应的特殊优惠政策。二是引导鼓励教师向基层流动。将专业技术人才服务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的年限、工作业绩作为晋升职称的重要内容,所有系列(专业)在制定年度评审量分细则时赋予一定评价权重,部分系列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实行“凡晋必下”,中小学教师系列晋升副高级职称须累计有2年以上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工作经历,其中至少有1年农村学校工作经历;晋升中级职称须有1年以上农村学校工作经历。三是落实基层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建立教师工资收入保障监控机制,在保证教师正常工资待遇的基础上,足额发放乡镇工作补贴、人才津贴、武陵山片区人才津贴、边远学校岗位津贴等津补贴。建立基层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落实职称评审向乡村教师倾斜政策。制定中小学教师工作量计算和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办法,完善岗位管理和职称评聘政策。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出台更多优师惠师政策,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认同感。

5.夯实安防基础建设。全面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任务清单》,督促各地各校巩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建设三年行动工作成果,配齐配强保安员队伍,严格落实护学岗机制。全面完成校园人脸识别系统建设,持续提升全市校园安防建设智能化管理水平。

6.强化督导评估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决策部署,按照省教育厅统一要求,督促指导区县市认真做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诊断监测工作。认真组织业务培训,指导学校精准采集数据信息,客观公正地反映本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际状况,形成自查评估报告;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查找问题不足和短板弱项,制定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工作方案,逐项明确达标举措,进一步缩小义务教育城乡、校际差距,整体提高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水平和教育质量,确保所有区县市按规划要求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实现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常德市教育局

2023年5月10日

 

签 发 人:胡祖国                          联 系 人:朱海静

联系单位:常德市教育局            联系电话:7723029

 

 

 


归档时间:2024-03-25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