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教提复〔2024〕43号B类
(此回复件公开)
常德市教育局关于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224号提案的回复
卞群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我市农村中小学校建立学校社会工作站的提案》收悉。现回复如下:
一、前期所做的工作
1.我市社会工作现状。在2018年已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各乡镇 (街道)建立社工站,重点实施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关爱、残疾人帮扶、社区治理等领域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建立乡镇(街道)社工站185个(含区县总站13个、市级社工站服务指导中心1个),驻站社工达到271人。
2.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一直以来,全市教育系统坚持以学校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任课教师为骨干,积极联合民政部门儿童主任、卫健部门心理健康专家、公安部门民辅警、共青团志愿服务者、妇联家庭教育指导师、关工委“五老”等,组建社区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队,对存在学业压力、经济困难、情感危机、家庭变故、校园欺凌等风险因素和遭遇学习生活环境变化的学生开展家庭情况摸排,并规范提供志愿服务。2020年5月,为进一步推动全市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多部门联合成立了常德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湘民发〔2019〕11号)文件要求,目前,所有县市区已建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指导儿童之家管理服务工作,组织开展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培训。乡镇社工站为儿童之家管理服务提供帮助和支持。各乡镇明确1名女性党政班子成员或妇联主席担任儿童督导员,负责与乡镇民政办统筹指导本地儿童之家日常工作。全市现有儿童之家2106个。
3.已开展的社会工作站项目。近年来,常德市恒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常德市武陵区社会工作者协会、常德市武陵区致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十余家民办社工机构先后承接了各县市区基层社工站项目、武陵区禁毒社工站建设项目、武陵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项目、常德市困境未成年人(留守儿童)社会保护服务项目、“阳光行动”武陵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工服务项目等。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1.学校无专项经费提供支持。根据财政部门相关政策,农村学校公用经费小学阶段为生均720元,初中阶段生均940元,保证学校的基本开销都已捉襟见肘,从公用经费中列支购买社工服务,在校内建立社工站肯定是不现实的,除非财政部门下拨专款进行专用。
2.社会组织的服务水平存在差异。校园安全问题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今年教育部又发布了进校园项目的白名单,规定进校园项目必须进行的严格资格审查,获批后方可进入。目前,我市社会组织发展较快,已登记的社会组织有732个,各类社会组织的服务水准、服务意识、服务质量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差异,良莠不齐。而教育系统甄别能力有限,放宽准入机制可行性不够。
3.社工人才队伍缺口较大。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支持下,我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专业性、职业化不断增强,已形成初级—中级—高级完整的社工人才梯队,全市社会工作人才总量已增至1627人,而其中能在未成年人领域提供服务的更是杯水车薪。但是目前我市农村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的数量却高达六万多人,要效仿发达地区构建完整的社会服务体系,目前我市的社工人才队伍还远远不够。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孵化培育和监督管理,鼓励支持青少年社会组织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政府购买服务。大力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制度。鼓励动员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增强基层社会治理与专业服务能力。民政部门也将探索建立社工薪酬增长机制,保持我市现有的社工人才资源优势,着力建立和完善社工职业成长体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教育部门会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推进家校社协同,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家庭教育指导,与家长进行深入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状态、学习情况,对于学生负面情绪及早发现、及时疏通,形成家校共育合力。建立家庭教育指导师专家库,有效指导家长科学育儿,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另外,在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积极鼓励社会工作者参与,我们真诚地希望,那些真正具有教育情怀、热心教育事业的各类人士加入,为青少年人群提供志愿服务的团队中来。
常德市教育局
2024年5月14日
签 发 人:胡祖国 联 系 人:龙家骅
联系单位:常德市教育局 联系电话:772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