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年来,全市教育系统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奋力攻坚,克难而进,夺取了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双胜利。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高度肯定教育工作,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多次对常德教育进行专题报道。我市教育发展再次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奖励。
一是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党组中心组(扩大)集中学习及政治学习,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狠抓教材、教学、网络管理,深入开展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教材内容清理整治,严守意识形态安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三会一课”、“两个责任”谈心谈话制度,深入开展“主题党日”“志愿服务”活动,举办党建业务培训,规范党员发展,高标准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党建基础进一步夯实。市六中“党建+德育工作”融合创新案例获全省中小学校十佳优秀案例。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强化廉洁教育,与派驻纪检监察组从严开展监督执纪,从严整治“吃空饷”、违规补课、违规征订教辅材料及学生食堂问题,进一步清正了教育系统党风政风行风。
二是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加大向上争资争项力度,争取上级各类专项资金10.8亿元。农村学校建设三年行动加快推进。累计投入资金2.9亿元,新建教师周转房1012套、塑胶运动场40个,新建和改扩建学生食堂面积2.4万平方米。此项工作经验被评全省教育新闻一等奖。产业立市教育三年行动进展顺利。完成投入9.6亿元,武陵区第三、五、六小学,经开区石门桥中学和柳叶湖复基小学已经主体封顶,明年秋季开学可投入使用;荷花中学、鼎城区红云小学和经开区康家吉小学正在进行基础施工;中建育英小学(原武陵区第四小学)即将完成征地拆迁及前期报建手续,年底有望开工。芙蓉学校建设进度超过预期。完成投资3.4亿元,鼎城区草坪镇芙蓉学校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澧县澧浦芙蓉学校、汉寿县太子庙镇芙蓉学校、石门县蒙泉镇芙蓉学校和太平镇芙蓉学校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建设进度位居全省第4。“两类学校”建设计划稳步推进。累计投入6.1亿元,改造乡村小规模学校23所、乡镇寄宿制学校104所,建设校舍面积43万平方米,配套设施设备1万多套。新建农村学校多媒体教室1344间,所有中心小学以上学校教室多媒体终端全覆盖。
三是教育短板加快补齐。学前教育更加普惠。出台《常德市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实施方案(2020—2021)》,投入资金1.47亿元,大力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新增公办园位13704个,完成省定年度总任务(9769个)的140.28%,公办园位增加数为历年之最,全市实现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市一幼分园、武陵区河洑镇中心幼儿园、高山街幼儿园、沙港幼儿园、常蒿路幼儿园等5所市城区公办园正在抓紧建设。高等教育提质升级。芙蓉学院转设、职教大学城“两升一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常德财经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升专、湖南幼专升本、引进高等教育资源),湖南文理学院实现省内本科一批招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更加紧密。新增市级精品专业5个,桃源县职业中专新校区正在抓紧建设。全市职业院校与398家本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本地企业输送毕业生1985人次,培训职工20497人次。特殊教育发展明显加快。临澧县、汉寿县、石门县特教学校于2020年9月正式招生,实现特教学校区县市全覆盖。
四是教育管理全面加强。队伍建设更加有力。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办法》,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在2所中小学校(市一中、桃源县漳江小学)设立作风建设观察点,全面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召开高规格的庆祝第三十六个教师节暨第四届翦伯赞教育突出贡献奖表彰大会,隆重表彰获奖优秀教师。市本级投入1200万元设立市级偏远乡村学校特殊岗位津贴,严格落实教师福利待遇政策。加大教师培养引进力度,引进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13人、研究生129人。办学行为更加规范。大力实施阳光招生,不断简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程序,保障了3万多名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公平入学。全面落实资助政策,扎实开展“三帮一”劝返复学行动,切实保障教育公平。加强校园培训机构监管和治理,推行200所学校校内课后服务试点,有效缓解中小学生“三点半放学难题”,切实减轻师生、家长负担。疫情防控有力有效,构建教育部门、学校、年级、班级、家长五级防控网络,认真组织开展线上教学,有序组织复学复课。全市教育系统无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疑似病例,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复学复课,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经验被省教育厅专题推介。校园师生更加安全。不断加强学校“三防”建设,大力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进一步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防护,有力维护了校园安宁和教育大局稳定。市教育局连续多年获评全市安全生产和综治工作先进单位。
五是教育品牌越擦越亮。坚持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着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教育质量稳居全省前列。立德树人成效显著。推进“三全育人”,坚持“五育并举”,深入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家庭健康及青春健康主题教育和感恩励志等主题活动,举办全市中小学机器人大赛,大力发展校园足球,芷兰实验学校获得全省校园足球总决赛初中乙组冠军,石门县五完小夺得第三届“中国足球小将”冠军挑战赛季军和“皖美杯”全国足球邀请赛亚军。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5所、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7所。高考成绩再创辉煌。积极对接新高考改革,加快推进分层教学,选课走班,今年高考再获佳绩,继去年包揽全省文理科最高分后,再次收获全省文科最高分,清华北大上线人数创历史新高。空军招飞46人,市一中航空实验班出飞28人,全市出飞人数位居全省第一。常德的好学校、好老师频频亮相央视,走红网络,常德教育的好做法、好经验不断在全国推介,全省推广,常德教育品牌越来越响,口碑越来越好。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虽然我市教育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效,但还存在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市教育的健康长远发展。
一是教育经费投入不够。按照全国、全省教育大会明确提出的“一个不低于、两个只增不减”教育经费投入要求(即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我市教育投入还有很大差距。2019年,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86%,比国家规定的标准低1.14个百分点;全市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为12.61%,比我省规定的16%低3.39个百分点。
二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不均。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短缺,部分区县市离国家规定的2020年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的目标还有差距。“农村弱、城镇挤”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一些农村寄宿制学校、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还比较薄弱;由于城镇入学人口快速增加、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和学校建设滞后等因素叠加,优质学位供给矛盾仍然突出。我市高校数量和规模都较小,办学层次较低,目前还没有硕士学位点,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强,与我市在全省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地位不相称。
三是教师队伍结构不优。全省启动公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调整工作后,分配给我市的编制总量为37212名,较2017年减少了1946名,市本级和大部分区县市基本处于满编或超编状态。我市小学、初中、高中(职中)专任教师中,50岁以上教师分别约占36.9%、27%、18.3%;全市小学教师中,女性占到67%。公办幼儿教师普遍配备不齐,普通高中学校现有学科教师配备难以适应走班制教学需要。受待遇、工作环境等因素制约,农村教师“招不到、留不住、素质低”的现象突出。
三、2021年工作思路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和省里出台的各项教育新政,突出促均衡、补短板、保公平、提质量,加快推进常德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在完成好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 5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建设、促均衡。启动“国家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县(市、区)”创建,大力推广泸溪经验,切实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学校。加快推动城镇教育扩容提质,确保武陵区第三、五、六小学,经开区石门桥中学、康家吉小学,柳叶湖复基小学和市一幼分园明年秋季建成招生。新建教师周转房950套、塑胶运动场40个,新建和改扩建学生食堂1.5万平方米,确保农村学校建设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完成4所芙蓉学校任务。加快教育信息化2.0行动,补齐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短板,推进数字校园和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全覆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二是强弱项、补短板。启动“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创建,大力推进公办园建设,强化小区配套园治理,新增公办园位13387个,确保公办园在园幼儿人数占比达到50%。实施普通高中学校改造提质计划,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基本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加快桃源县、津市市、安乡县等公办中职学校新校区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动职业院校与本地企业建立全方位合作育人关系,提升学生对口就业率。加快芙蓉学院转设和常德财经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去筹升格工作,积极争取省内(市外)独立学院来常合作办学,支持湖南文理学院申办硕士点。
三是激活力、提质量。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出台教育评价改革实施办法,制定立德树人落实具体措施和教育质量督导考核评价方案,建立教育质量定期公告制度,不断增强学校办学内生动力。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鼓励名优学校通过举办分校、兼并、托管、联盟、集团化办学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严格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推行中小学校校内课后服务制度,切实减轻中小学生师生负担。持续推进新高考改革,建立“选课走班”、“生涯规划”平台,出台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确保我市高考成绩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
四是强队伍、打基础。进一步深化“县管校聘”改革,严格实行“退一补一”教师补充机制,改进教师招聘方式,大力引进优秀男性教师和紧缺学科人才,全面优化师资队伍。实行县域内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岗位统筹和动态管理,盘活用好编内教师资源,保障新建中小学校和公办幼儿园用编需求。不断改善乡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严格落实教师待遇政策,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确保乡村教师工资收入明显高于城区教师。认真落实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出台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具体措施,深入推进作风建设观察点工作,持续开展不正之风专项整治,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
五是抓安全、保稳定。全面加强学校政治思想工作,坚决维护学校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实现全市中小学、城镇幼儿园封闭式管理和城镇护学岗设置率、专职保安配备率、一键式报警及视频监控联网率均达100%。全面加强校园安全监管,抓好校园疫情常态化防控和传染病防控,强化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大力治理校园及周边环境,进一步加强师生健康监测和心理防护,强化应急管理和处置,全力守护师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