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文等3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双一流建设促进三高四新人才建设的建议》收悉,现回复如下:
近年来,在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市委、市政府把高等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全力推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全市现有高等院校6所,其中本科院校3所,分别为湖南文理学院、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及正在转设的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专科院校3所,分别为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现有在校学生约7万人。全市高等教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湖南应用技术学院成功升本,湖南文理学院实现省内一本招生,基本形成了公办为主、民办补充,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高校格局。
一是强化投入保障,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把高等教育作为教育投入的重点,不断完善投入机制,大力支持高校提质升级。投入60亿元建设常德大学城,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常德技师学院、常德财经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筹)新校区建成办学。为支持湖南文理学院“双升工程”,先后补助专项资金1.4亿元,将白马湖公园土地及相关资产实施资源共享。为支持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升本,拨付资金6000多万元,划拨土地2000多亩。投入近1.5亿元,对常德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提质改造。全市高校大力实施校区新建或改扩建工程,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
二是强化质量建设,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全市高校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着力加强内涵建设,形成了一批优势学科和办学特色。湖南文理学院被确定为全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现已建成汉语言文学等7项次“国”字号专业、生物科学等40余项次“省”字号专业。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护理、药学专业被评为全省示范性特色专业和精品专业,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乡村小学教师教育专业群、学前教师教育专业群成为湖南省一流特色专业群。湖南应用技术学院的农林水产专业、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的高尔夫专业等专业就业前景好,社会认可度高。
三是强化人才战略,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常德市关于打造人才集聚高地的若干措施》《关于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奖励突出贡献人才的实施意见》,为高端人才引进提供了政策保障。建成人才大数据平台,开通拥有人才服务、人才政策、人才招聘等多个功能模块,让人才“不出门”,就能申请享受市本级各类人才政策。开设9个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实现“一窗受理、集中办理、专员服务、全程跟踪”人才服务模式,集中受理需求事项、统一对接职能部门、跟踪落实办理结果。
四是强化产教融合,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全市高校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积极对接我市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优化专业结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湖南文理学院、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每年为我市培养、培训一线教师、医卫人员、基层公务员近千人。大力推动校企合作,积极与我市烟草机械、金健米业等30多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采取“订单式”、校企联合培养等方式,每年为企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1万多人,培训新型农民、企业工人、退役士兵2万人次以上,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技能人才支撑。
虽然我市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存在发展短板,主要体现在:一是数量较少,我市高校只占到全省总量的5%;二是规模较小,学生总数只占全省的4%;三是办学层次较低,没有硕士学位点,高校人才培育体系不健全。
“十四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将按照“增加数量、优化增量、提升质量”的思路,全力以赴提升我市高校发展水平,促进高等教育与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是加大支持力度。坚持把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作为提升城市形象、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优先发展高等教育。进一步完善我市高校发展规划,定期研究、调度解决高等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大对高校用地、经费、建设、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湖南文理学院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在建设一流学科上取得新的突破。同时,加快常德大学城建设、芙蓉学院转设、湖南文理学院升硕、常德财经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筹)申办高职等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加强调度。
二是促进内涵发展。抢抓上级政策机遇,大力推动内涵发展,促进高校提质升级。推动高校结合现有基础和市场需求,建设一批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培养和储备一大批高质量人才。支持我市优质医疗资源与湖南文理学院强强联手开启医校深度合作,成立医学院,开办医学本科层次教育。鼓励各高校立足地方,发挥优势,扎根常德,建设应用特色学科,推动高水平地方大学建设。加强与科技部门联络,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为常德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三是实施人才战略。将高校引进高端人才纳入全市人才引进工程,进一步提高人才待遇,落实“常德人才绿卡”,享受相应专属服务,在教师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绿色通道、职称评定同等条件下优先、配偶对等相适安置工作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用超常规的措施和力度吸引一批战略人才、学科领军人才,确保“引得进,留得住”。加大本土人才培养力度,健全落实人才编制管理专户、人才编制池等制度,激发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构建老中青搭配、引进人才和本土人才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非常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常德市教育局
2022年5月19日
签 发 人:胡祖国 联 系 人:
联系单位:常德市教育局 联系电话:7721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