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提案》收悉。现回复如下:
去年以来,我市严格落实省两办《关于加强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的文件要求,扎实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在市教育局出台措施的基础上,以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组织相关人员赴衡南县学习考察。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区县(市)党委政府教育工作履职评价体系,强化教育督导考核。二是提高保障水平。认真执行“生均10元”经费保障政策,去年以来共落实专项经费610多万元,建设学校心理辅导室384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1288名。全市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国家级1所、省级12所、市级38所。三是深化课程育人。开齐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班级、年级、学校”三级预警体系,深入开展“万名教师大家访”行动,对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给予干预帮扶。认真排查四类特殊学生(特殊体质、特殊心理、特殊性格、特殊家庭)共1.5万余人,建立“四特”学生帮扶台账和“宿舍、班级、年级、学校”四级预警体系,编印宣传教育手册5万多份;四是注重多方联动。联合卫健、共青团、妇联等部门,整合高校、医院、社会组织等专业力量,定期到中小学校开展集中问诊,免费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700余场,帮扶“困境儿童”8000多人次。
今年5月,我们与市卫健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教协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实施意见》,主要目的是发挥卫生健康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协同优势,及时发现和疏解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畅通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渠道,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实现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早预防、早识别、早干预、早治疗。主要内容包括:
1.成立心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常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简称“市心指委”),由教育系统、卫健系统共同组建,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设常德市教育局基教科。
2.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严格落实每两周一课时的刚性要求,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月、“5·25”心理健康日以及“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等活动常态化。鼓励当地医疗卫生机构与学校配合,协助培训指导并提供专业支持,推动以多种形式面向学生和家长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活动。
3.强化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制定《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及处理办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排查、预警和疏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设立或依托相关专业机构,组织区域内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建设统一的医教协同管理平台,建立“一生一策”心理成长档案。创新心理健康服务模式,规范和推动“互联网+心理健康”服务。
4.开展学生心理援助。到2022年底,城区中小学校和乡镇中心学校要全面建成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心理(精神)健康定点医院要开通“心理健康热线”,由市卫健委归口管理并统一公布专线号码和咨询时间。建立社会专业心理服务资源库,由市教育局和市卫健委联合认定并推介,进校园为学生人群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加强对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分居以及事实无人照料的学生的心理关注和人文关怀,为重点对象提供心理援助服务。
5.畅通医疗转介通道。建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机干预的支持协作机制。遴选公布一批学生心理(精神)健康定点医院名单,指导病患学生所在学校与相关定点医院建立定点合作关系。建立病情稳定患者的正常复学机制,开设学生患者就诊绿色通道。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市级层面试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认证”,实施“医教协同跟岗见习”项目,推动心理健康教师与医生的双向交流。
《实施意见》正式下发后,我们将进一步细化任务分工,推进医教协同各项工作落细落实,为儿童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创设良好环境。
非常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常德市教育局
2022年5月13日
签 发 人:胡祖国 联 系 人:
联系单位:常德市教育局 联系电话:772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