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

常德市教育局对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第224号提案的回复

2022-05-12 10:52 来源:常德市教育局
阅读次数:
字号:【

唐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视力防控工作的提案》收悉。经商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现回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您的这一建议提的很好。做好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事关青少年学习、生活和就业,事关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有效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近年来,常德市教育局联合卫健、文旅广体、宣传、市场监管等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各项工作措施,健全防控工作机制、落实防控工作责任、强化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加大视力筛查预警,学校、学生和家长爱眼护眼意识和防控能力逐步增强,儿童青少年近视发展势头得到有效控制。

一、强化组织领导,综合防控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一是建立了由教育部门牵头,卫健、文旅广体、宣传、市场监管、财政、人社等部门组成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体制机制,定期研究、统筹推进近视防控相关工作。二是严格落实家庭、学校、医疗机构、职能部门四方责任,通过落实责任建立了覆盖全流程的综合防控工作责任制,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儿童青少年预防近视知识宣传教育等防控工作的通知》,打造近视防控“升级版”。三是建立健全督导考核机制,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纳入教育督导,督促各地各学校落实防控职责。将各学校近视防控工作效果纳入区县市人民政府履职评价和学校教育质量奖考核考评内容。

二、加强宣近视防控知识进一步普及一是利用关键节点抓宣传。全国“爱眼日”和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等重点时段,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各地各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健康用眼、预防近视知识,通过健康教育课、科学课、主题班会、知识讲座等,开展形式多样爱眼及健康用眼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用眼卫生习惯。去年6月6日,邀请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专家到常德电台综合广播直播间,为听众普及防近视知识并开通热线为听众空中坐诊。二是聘请眼科专家进校园抓宣讲。为学生面对面教授爱眼知识,我市两名眼科医生作为省级青少年近视防控专家宣讲团成员积极入校开展宣传工作,11月下旬制作作品参加省里举办的“我来讲近视防控”科普大赛。三是积极开展家庭教育。科普使用电视、电脑、手机等可能造成眼睛近视、散光、色弱等知识,努力减轻电子产品对学生视力的影响。四是利用本地媒体抓科普宣教。在常德日报、常德晚报、常德融媒等媒体平台上广泛宣传关于近视眼防治的新闻案例、防治知识、健康信息、正确观点等。如3月11日在健康常德版《孩子不看电子产品也会近视?两个年龄段须特别注意》,7月15日健康常德版《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秘籍”家长请收藏!》等极大地营造了全民重视近视眼防治的氛围,助力全民科学用眼爱眼护眼。常德综合广播“健康知多少”专栏播出防近视内容10期,包括《预防近视要有技巧》《如何预防近视》《再不预防近视就晚了》《预防近视要做到哪“七个不”》《什么是科学用眼》《近视能治愈吗》等。2021年5月1日-6月30日,常德综合广播、常德交通广播、常德音乐广播播出公益广告《明亮的世界》《爱护眼睛从现在开始》《心灵的窗口》每天6次,增强人民爱眼护眼意识。常德日报推出《让我们共同摘掉“小眼镜”》《角膜塑形镜帮孩子矫正视力》等。

三、加强监测干预,确保学生视力检测常态化。2018年市卫健委、市教育局等部门联合成立了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工作领导小组。一是每年定期开展两次以上视力检测。春季学期开展一次视力检测,秋季学期开展一次包括近视等常见病在内的健康体检,对学生近视发病率进行研究,并给出指导性意见,学校通过平台共享学生大数据,家长和学生也可以看到个人数据,并得到保护视力的相关专业建议。二是定期开展近视眼等常见病监测。为及时评估我市儿童青少年近视流行状况及其动态变化,卫健部门于10月-11月在全市9个区县市开展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严格按照《2021年湖南省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方案》对学校卫生工作基本情况采取问卷方式调查;对学生常见病、学生近视、肥胖、脊柱弯曲异常等健康影响因素开展体格测试筛查;对教室人均面积、课桌椅、黑板、采光、照明及噪声等方面开展现场测量,评估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状况,对未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内容提出整改建议。为保证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2021年10月下旬,市卫健委组织市疾控中心、市第一人民医院对9个县市区进行了现场督导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复核,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现场指出并提出了整改意见。三是严格落实0-6岁儿童眼保护和视力检查工作。结合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时间和频次,为0~6岁儿童提供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服务,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早期发现儿童常见眼病、视力不良及远视储备量不足,及时转诊干预,控制和减少儿童可控性眼病及视力不良的发展,预防近视发生。每次完成眼病筛查和视力评估后,根据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眼视光发育特点及严重程度,结合检查结果进行分级管理,及时向家长普及儿童眼保健知识,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防控方案,科学矫治。

四、强力推进双减落地,着力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建立由市教育局牵头,公安、检察院、市场监管、应急、民政、人社等部门组成的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开展联合专项检查。印发宣传手册,开展政策宣传解读。在常德教育网开设“双减”专栏,公布举报投诉电话、邮箱,营造了全社会知晓、理解、支持“双减”的浓厚氛围。开展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课外读物、体质健康“五项管理”专项督查行动,切实减轻校内外学业负担。

五、开展教学设施提质升级行动,加快视觉环境改善。一是加大教学设施建设力度。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0亿元以上,用于芙蓉学校建设、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农村学校建设三年行动、市城区中学提质改造等项目建设,教学设施设备明显提升。二是实施中小学课桌椅等设施设备更新工程。2019年起,按照《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及技术要求》(GB/T3976-2014)国家标准要求,投入资金784万元,更新配置学生课桌椅16700套,学生课桌椅高度可调,满足学生身体发育、视觉要求。进年来,投入资金约500万元,为部分学校教室配备了护眼灯,极大地改善了教室视觉环境。三是严格验光配镜行业监管,严打虚假违法广告。利用日常巡查、监管等契机,采取上门指导、集中培训等形式加大对从业人员培训,提高眼镜制配计量管理水平。建立配镜计量器具明细档案,开展眼镜制配场所计量专项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校园周边眼镜制配场所。加强虚假广告监管,全年监测广告15000条次,发现违法广告94条。

六、完善近视防控网络,提升近视防控专业化水平。一是建立防控专业机构。加强视力健康防治机构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建立近视防治机构与疾控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分工合作机制,协同开展近视防治工作。依托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成立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市级指导中心,全市9个区县市均成立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指导中心,挂靠单位为当地二甲以上综合医院眼科,负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预防、治疗、康复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指导。依托基本公卫3.0系统为0~6岁儿童搭建网络平台,收集相关数据。二是提高人才业务水平。为提升近视防控人员检查能力及操作水平,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市级指导中心经常组织业务骨干培训与交流,从而增强全市近视防治工作服务能力。为高标准做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2021年10月11日-12日,组织9个区县市项目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开展现场培训,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讨论、交流,有效提升工作质量和能力水平。2021年10月12日组织各区县市卫健、疾控中心以及各地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指导中心相关专业人员参加国家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更新版)线上学习。三是加强学校医务室建设。推进中小学医务室、卫生室、保健室建设和区域中小学校卫生保健机构建设,按要求配齐人员和实施,通过举办、参加校医、保健教师培训班等途径提升学校综合防控近视能力。严格落实校医、保健教师和健康教育教师职称评审政策,保障落实相关待遇。

七、组织阳光体育运动,保障青少年户外活动时间。一是发挥体育中考指挥棒作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测试工作的通知》,2021年对测试项目进行了调整,由原来只进行身体素质测试改为身体素质统一测试、运动技能统一测试和平时体育考查三个方面组成。把体育测试成绩纳入初中学业水平成绩体系,并按照文化考试科目成绩同等对待。二是广泛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赛事。2021年成功举办了全市中小学生乒乓器、羽毛球、啦啦操比赛,全市高中生、市直初中生排球比赛,全市校园足球总决赛,全市高中生篮球比赛和市直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等系列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系列赛事。三是加强儿童青少年户外活动。举办了“北斗杯”全国青少年体育大赛(常德鼎城站)北斗智慧跑,全市约800余名青少年选手参加活动。举办常德市第八届运动会,约6000名青少年参与比赛,参加18个大项604个小项。举办常德市三人篮球比赛,参加比赛青少年为295人。组队参加2021年湖南省青少年锦标赛,共计679人参加。四是广泛开展大课间等活动。各中小学校利用大课间30分钟时间,编排了形式多样的大课间操,充分调动了学生户外活动积极性。开展全民健身百校行,各类体育项目社会指导员进入校园进行指导,开展活动项目有足球、篮球、羽毛球、武术、中国象棋、围棋、国际象棋、轮滑、击剑、航模,参与活动学校约为30所,参与人数约为155500人,参加技能训练人数约为23380人。

同时,面对社会和部分家长重视程度不够、宣传教育有待精准落细落小、儿童青少年近视低龄化发展、电子产品“全面包抄”大幅加重用眼负担等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近两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幼儿园中小学学生户外活动时间大幅减少,室内学习、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和频率显著增加,极易对视力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近视防控工作面临严峻形势。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任重道远。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和上级有关要求,进一步落实、加强和改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一是强化部门联动,进一步落实家庭、学校、医疗机构、教育部门、卫健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等各方责任。二是建立完善视力档案,严格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关于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要求,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依托疾控等部门,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并及时更新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将眼部健康数据及时更新到视力健康电子档案中。三是进一步规范视力筛查,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开展学生视力检测前要报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批准,选择有资质的视力检测机构,认真查验视力检测机构资质,有关资质材料须存档备查。加强学生视力检测监督管理,发现无资质机构进校开展视力检测及服务、校内发布或变相发布近视防控有关商业广告、私自对外泄露学生个人和视力信息或将学生视力信息与第三方共享用于商业用途等行为,视情况通报批评并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四是开展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试点县市区建设,逐年逐步申报、建设一批省级、市级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示范中小学幼儿园。建好“宣传队”,精准实施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各级近视防控专家宣讲团作用,分众化、精细化宣讲,传播好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家长和全社会用眼护眼意识和能力。依托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做好近视防控宣讲工作,制定年度宣讲计划,每年宣讲不少于10场,覆盖县市区达到50%以上。五是加强督导考核力度,由政府教育督导部门牵头,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纳入对区县市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督导工作,进一步强化责任区督学防控职责,督促综合防控政策措施落实,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地方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常德市教育局        

2022年5月12日        

签发人:胡祖国                  联 系 人:陈晓祥

联系单位:常德市教育局          联系电话:7718386 

归档时间:
已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