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新时代“大先生”丨用朗读为乡村娃插上“逐梦翅膀”——记全国优秀教师郭云兵
郭云兵,桃源县剪市镇中学一级教师,曾获全国优秀教师、中国好人、常德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他扎根乡村教育34载,爱生如子,创办“沅水童声”朗读团,带着学生们在朗读的广阔天地间,翻山越岭、披荆斩棘,朝着梦想前进。
“我们要让学生们树立一个信念,不管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只要努力,就能拥有一片广阔的天地。”这是全国优秀教师郭云兵从教34年来深信不疑的道理。
桃源县剪市镇中学位于沅水之畔,是一所典型的乡村学校,留守儿童占比达70%。“这些学生胆小、自卑,不愿与人交流,更别提上课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郭云兵长期担任学校小学部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多年来他一直在寻找打开学生们心扉的钥匙。
2014年,一次语文课上的偶然尝试让郭云兵找到了方向。那天,他将《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朗读音频播放给学生们听,大家听着听着就入了迷,还有学生流下了眼泪。这让他萌生了一个想法:组建一个朗读团,让学生们敢于开口,说不定能起到以声带情、壮大胆量的效果。
但是,在农村学校,朗读算得上是一件新鲜事物,家长和学生不了解,也不支持。与此同时,郭云兵清楚,自己的普通话并不算好。“家长和学生不理解,我就去做工作;缺少专业知识,我就拜师去学。”在同事和家人眼中,郭云兵有些“一根筋”,认定了的事情就会想方设法去做。
郭云兵从工资里挤出一部分,购买了教学用具、电脑录音设备等。几番游说,郭云兵终于招募到5名学生,就这样,由1名老师、5名学生组成的“沅水童声”朗读团成立了。那天,郭云兵告诉朗读团成员们:“不要甘做沉寂的死水,要敢做奔涌的浪花。”
此后,上课和朗读占据了郭云兵的大部分时间。他把教室、操场、沅江边的河滩、农家小院当作舞台,鼓励学生们不惧场所、大胆展示,培养自信;没有对外展示的平台,他就“厚着脸皮”找行家求教,学习音视频制作,摸索着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学生参加各类朗读比赛不方便,他拿出积蓄,购买了一辆面包车,这辆车后来成为接送学生们比赛的爱心车辆。
“当时没有找到适合小学生朗读的作品集,我就将一至六年级语文课本中所有情感深厚、故事性强的文章做成了朗读视频。”除此以外,郭云兵还针对小学生的情况,创新了“四度朗读法”,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朗读技巧。
为帮助学生们巩固学习成果,他还建立了微信群,鼓励大家坚持打卡。每天晚上7点开始,微信群里便陆续有家长们上传学生的音频作业。“学生们愿意坚持,我就一对一给他们点评。每天晚上我都是如此,到现在还是这样。”郭云兵笑道。
2019年起,学校将广播室改造成“沅水童声”播音室,每天设置半小时的午读时间,由前一天夜读中表现最好的学生当小老师,为全校学生带读。在郭云兵的感召下,不少老师也加入朗读团,成为指导老师的主力军。
为给学生们寻找到一束光,11年来,郭云兵就像火柴一样,无私地、毫无保留地燃烧着自己。3000多个日日夜夜的陪伴,换来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17年,第三届“曹灿杯”全国朗诵大赛,“沅水童声”朗读团过关斩将杀进省赛;2022年,“沅水童声”朗读团四上央视,不仅参加“农民丰收年”节目,还在CCTV1节目中向全国观众展示风采;2023年春节,“沅水童声”朗读团朗读航天员张陆的原创歌词《天地间最美的舞台》,在太空中回响。
……
如今,剪市镇中学将“沅水童声”朗读团与家校共育结合,探索着亲子共读、亲子互相写信、讲故事等活动。桃源县也大力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桃源,向全县各校发文学习“沅水童声”朗读团经验。不少外地学校也纷纷找到郭云兵“取经”。
从最初的6个人到现在的一群人,“沅水童声”朗读团名声响彻校园内外。“去年,央视‘新春走基层’栏目组来学校,朗读团第一批的几位学员从大学回来接受采访时,侃侃而谈,自信得仿佛全身都闪着光。”郭云兵说,他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在朗读的广阔天地里找到一束光,并最终成为一束光!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